如何阅读一本书

书    名 如何阅读一本书
别    名 How to Read a Book
作    者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类    别 阅读指南
原作品 How to Read a Book
译    者 郝明义/朱衣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页    数 458 页 [5]
开    本 787×960 1/16
装    帧 精装\平装
ISBN 9787100106184
初版时间 1940年
书本分类:
内容简介
书本目录
思维导图
原文摘录
优选书评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章节
大致内容
序言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主动的阅读·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老师的出席与缺席。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学习阅读的阶段·阅读的阶段与层次,更高层次的阅读与高等教育,阅读与民主教育的理念。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阅读的速度,逗留与倒退,理解的问,·检视阅读的摘要。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三种做笔记的方法:培养阅读的习惯,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书籍分类的重要性;从一本书的书名中你能学到什么?实用性vs,理论性作品,理论性作品的分类。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结构与规划:叙述整本书的大意。驾驭复杂的内容:为一本书拟大纲的技巧,阅读与写作的互惠技巧,发现作者的意图,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
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单字vs.词义:找出关键字、专门用语及特殊字义、找出字义。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句子与主旨:找出关键句、找出主旨、找出论述、找出解答、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
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受教是一种美德!修辞的作用:暂缓评论的重要性、避免争强好辩的重要性、化解争议。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偏见与公正:判断作者的论点是否正确,判断作者论述的完整性,分析阅读的三阶段。
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
相关经验的角色:其他的书可以当作阅读时的外在助力,如何运用导读与摘要?如何运用工具书·如何使用字典?如何使用百科全?
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两种实用性的书:说服的角色,赞同实用书之后。
第十四章 如何阅读想像文学
读想像文学的“不要”·阅读想像文学的一般规则。
第十五章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如何阅读故事书?关于史诗的重点,如何阅读戏剧?关于悲剧的重点,如何阅读抒情诗?
第十六章 如何阅读历史书
难以捉摸的史实。历史的理论,历史中的普遍性,阅读历史书要提出的问题,如何阅读传记与自传?如何阅读关于当前的事件?关于文摘的注意事项。
第十七章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了解科学这一门行业。阅读科学经典名著的建议:面对数学的问题,掌握科学作品中的数学问题,关于科普书的重点。
第十八章 如何阅读哲学书
哲学家提出的问题。现代哲学与传承、哲学的方法、哲学的风格、阅读哲学的提示、整理清你的思绪、关于神学的重点。如何阅读“经书”?
第十九章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什么是社会科学? ·阅读社会科学的容易处,阅读社会科学的困难处,阅读社会科学作品。
第四篇 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十章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在主题阅读中,检视阅读所扮演的角色,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客观的必要性,主题阅读的练习实例:进步论、如何应用主题工具书、构成主题阅读的原则、主题阅读精华摘要。
第二十一章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好书能给我们什么帮助?书的金字塔,生命与心智的成长。
附录一
建议阅读书目。
附录二
四种层次阅读的练习与测验。
索引
(1)阅读,是没有外力帮助,只凭内心的力量,玩味眼前文字,慢慢提升自己,把模糊的概念理解清楚的过程 (2)一场好的辩论不会为假设而争辩 (3)太多的资讯和太少的资讯一样,是对理解力的阻碍。现代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我们的理解力
          (4)P34,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千万不要停下来,再难读的书也迅速过一遍。

P21,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需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细细咀嚼与消化的

P180,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是测验你懂不懂一个句子的主旨的最佳方法。

(9)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10)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其次,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11)无限的受教育机会是一个社会能提供给人民最有价值的服务 (12)重点在如何读出不同的速度感,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13)目录,就像“旅行”出发前的“地图”,能帮助我更快了解书的框架。

(14)有多少次你在看一本好书的时候,翻了好几页,脑海却陷入了白日梦的状态中,等清醒过来,竟完全不明白自己刚看的那几页在说些什么?

 

1,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认字,初步阅读技巧 2,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 3,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 4,主题阅读(syntopicalreading):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

 

1,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其次,就算你决定了不再多花时间仔细阅读这本书,略读也能告诉你许多跟这本书有关的事。 (1)先看书名 (2)研究目录 (3)检阅一下索引 (4)出版者的介绍 (5)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 2,粗浅的阅读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
第一阶段: (1) 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 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 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 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 (5)诊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了解作者诠释的内容与讯息)。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1,一个作品应该有整体感,清楚明白,前后连贯。这确实是优秀写作的基本准则。 2,所谓文章的清楚明白,就是跟纲要的区隔是否清楚有关,所谓文章的前后一贯,就是能把不同的重点条理有序地排列出来。
(1)小说的要素是插曲、事件、角色与他们的思想、言语、感觉及行动。你也要能熟知每个事件与人物的细节。 (2)你要能抓住整本书的大意。知道一切事件的进行,就像你亲临现场,身历其境。 (3)你对角色都熟悉了,你加人了这个想像的世界,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同意这个社会的法律,呼吸同样的空气,品味同样的食物,在同样的高速公路上旅行。现在,你一定要跟随他们完成这场探险。
(1)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除非我们一次读完,否则无法理解大意是什么,也很难发现诗中隐藏的基本感觉与经验是什么。 (2)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你大声朗诵诗句,会发现似乎说出来的字句可以帮助你更了解这首诗。如果你朗诵出来,比较不容易略过那些不了解的字句,你的耳朵会抗议你的眼睛所忽略的地方
两个要点是: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第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1)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他写作的心态是什么。 (2)他想要说服谁? (3)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 (4)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 (5)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读者要擦亮眼睛(Caveat lector)!写作当代事件的作者可能(虽然不见得一定)在希望你用某一种方式了解这件事的过程中,有他自己的利益考虑。就算他不这么想,他的消息来源也会这么想。你要搞清楚他们的利益考虑,阅读任何东西都要小心翼翼。
1,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 2,一旦你找到作者中心思想的原则后,你就会想要看作者怎能将这样的概念在整本书中贯彻到底。遗憾的是,哲学家们,就算是最好的哲学家,通常也做不到这一点。
一、 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 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 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 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 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 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如何阅读——做一个伟大的读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Copyright 2021 OxyBai Designs. All rights reserved. 
cross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