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

作者: 路遥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
页数: 1631
定价: 6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ISBN: 9787020049295

书本分类:
内容简介
书本目录
思维导图
原文摘录
优选书评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小时后,我们常常把‘亲戚’这两个字看得多么美好和重要。一旦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生活,我们便很快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生活同样也会告诉你,亲戚往往不如朋友对你真诚。见鬼去吧,亲戚!
—— 引自第129页

这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尽管穿戴土俗,文化粗浅,但精人能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稠密。
—— 引自第238页

以前,每当有生活的暴风雨袭来的时候,他一颗年幼的心总要战栗,然后便迫使自己硬着头皮经受捶打。一次又一次,使他的心脏渐渐地强有力起来,并且在一次次的磨难中也尝到了生活的另一番滋味。他觉得自己正一步步迈向成年人的行列。他慢慢懂得,人活着,就要随时准备经受磨难。他已经看过一些书,知道不论是普通人还是了不起的人,都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经受许多的磨难……
—— 引自第 页

别了,我童年的朋友!我们将各走各的路了,我会永远记着我们过去的一切。
—— 引自第 页

当然,普通并不代表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的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 引自第 页

孙玉厚半天才咄讷地说:‘我就在你后头走着……我让兰香先回去了。我怕你万一想不开……’
—— 引自第 页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合理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
—— 引自第 页

原谅我吧,润叶!我将要远足他乡,去寻找一个陌生的姑娘。别了,我亲爱的人……
—— 引自第 页

孙少平意识到,一个人想要活得有意思,不仅是吃得好和穿的好,还应该具备许许多多他现在也不能全部说清楚的东西。
—— 引自第 页

这没有办法,一个男人一旦迷上一个女人,就觉得这女人是他的生命、他的太阳。
—— 引自第 页

你知道得太多,思考的太多,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多理解的苦恼……
—— 引自第 页

(孙少平对父亲说:)‘我不到外面闯荡一回,一辈子心平不下来。你就让我走吧!’
—— 引自第 页

他尽量笑着挥手想亲人们告别,而并不知道两颗泪珠早已从他的脸颊上滑落下来……
—— 引自第 页

她从他的谈吐中,知道这已经是一个对生活有了独特理解的人。……他们首先得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不放弃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们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
—— 引自第 页

他(少平)问自己:你难道一辈子就这样生活下去了吗?你最后的归宿在哪里?
—— 引自第 页

生活不能等到别人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你总不枉在这人世上活了一场人。
—— 引自第 页

日常生活的纷繁不会让人专注地沉湎于自己的不幸。即使人的心灵伤痕累累,也还得要去为现实中的生存和发展而挣扎。
—— 引自第 页

“女人是酒,让你迷迷糊糊……”向前也确实有点迷糊了。“女人又是水,像中学化学书上说的,无色无味无情无义……”
—— 引自第 页

某天,突然就在孩子和大人间画出一条明显的界线,让别人和自己都突然大吃一惊。 不止一次有过这样的感觉了。

 

什么是男子汉?困难打不倒的人才是真的男子汉!

 

她喜欢孙少平的是他不伪装自己,并不用生活的窘迫就感到自己活着没意义,她看得出,少平甚至对苦难有一种骄傲感——只有更深邃地理解了生活的人才会在精神上如此强大。

对自尊的启蒙

书的开头,孙少平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孙少平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从头至尾,孙少平都没有能够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可是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平凡的世界》,想起孙少平这个平凡的人,这个人物身上的自尊都令我汗颜。

初中时在读者上面看到了《早晨从中午开始》。工农兵大学生出身的父亲对这句话无限感慨,认为它概括了他们那一代人的人生轨迹。我却被这文章中记录的作者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的各种准备工作所吸引。头一次知道,原来为了写一本长篇小说,要在一个荒郊野外独居数年;要通读十年间的报纸,记录各种事件(后来知道,这也就是所谓的“doing research”),翻阅报纸到手指被磨得露出毛细血管。这些听起来艰苦以至于荒谬的事情,对我却有着巨大的感染力。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种被王小波描述为“反熵过程”的,人对于某一事物不合常理的执著,有着莫名其妙的好感。

高中时终于读了这本书。

坦率的说,这本书有很多我不喜欢的地方:作者强加在人物身上的褒贬之辞;书中没有一段善终的感情;孙少平和田晓霞好的莫名其妙;田晓霞的死和孙少平的尿失禁;外星人;等等。甚至每一个人物的身上,都能找到不讨我喜欢的性格。

可是这本书却最终吸引着我,也改变了我。这是因为它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更重要的是,它教我认识了一个平凡人的自尊。

孙少平在物质生活上是窘迫的,在精神上是寂寞的(田晓霞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但我从来没有在生活中见到任何一个人,能够像他这样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些年来,我莫名奇妙的来到一个高尚的地方,作着深奥的学问,身边充满着各种或者聪明、或者自命不凡、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人。偶尔回到故乡的亲人中,短暂的享受着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莫名的崇敬和优越感,似乎自己很有成就。但一想起孙少平,就如梦醒一样惊悟到自己精神家园的荒芜和贫乏。

我心中的孙少平,是个“讲究”人,在平凡的人生境遇中,对自己的精神世界仍一丝不苟。和他相比,那些盛气凌人的“成功人士”们却大多活得像个动物。

儒家讲“慎独”,是在没有监督时的道德自律。而孙少平的精神追求,也是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的个人的选择。他的周围不是一个能够欣赏和奖励他的这种追求的环境;他也没有如许多“爱书之人”那样如孔雀般陶醉于自己的才情,展示自己的品味;他甚至不是因为专业上的纯粹的热爱而去学习。他对精神世界的一丝不苟,仅仅是因为他把自己作为一个高贵的人,来由衷地尊敬和爱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个动物,潦草的对待;或者当成某个社会角色:“白领”、“x总”,从这些角色中寻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成就感。

这样的态度比任何话语都有力量,这样一个高贵的普通人比任何社会角色都更令人诚服。社会上流行着用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来判断他的质量;我身边也不乏动辄对他人的“成就”或“品味”作褒贬之辞的朋友。我总觉得我无法与他们为伍,无法接受这样的价值,因为我见识了孙少平这样的人,我更愿意相信这样的人的存在。人可以独立于成败,独立于世俗的价值评判,独立于他人的褒贬臧否,而自己尊重自己,做个高贵的人。

我对自己的种种一直都不甚满意。但《平凡的世界》教给我的,是为数不多让我为自己感到骄傲的地方。《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我愿意让我以后的孩子读的书。不是为了让我的孩子更像他爸爸(我不是古人,不觉得“不肖”有什么不好),而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一个让我由衷钦佩的人。

 

-----豆瓣 etone 2008-03-05 12:28:04

Copyright 2021 OxyBai Designs. All rights reserved. 
crossmenu